1947年9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军缴获敌军的车辆逐渐增多,车辆维修和零件铸造的任务越来越大。为此,晋冀鲁豫边区运输处在武安成立了晋冀鲁豫汽车修理工厂。这是边区汽车修理工业的雏形。
早在1947年4月,边区运输处派糜镛(解放军救济总署泊头分联会运输部副部长)在泊头镇接受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车辆时,曾接受到一辆万国工程车,一辆加油车,两辆T124美式中型卡车和一些修车机具。为了掌握汽车的维修技术,在小皇庄成立了20国人的临时汽车修理厂。不久该厂迁往衡水。以这些新型修车机器为基础的衡水修理厂于1947年9月迁到了武安南门外,正式成立了晋冀鲁豫汽车修理工厂,厂长徐骏,副厂长兼技术员方士道。工人增加到200多人。按工种分为修理组、制配组、木工组、铁工组。建厂初期,设备简陋,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两台车床,一台铣床,由工人手摇操作,后来才用柴油机带动,工程车上的车床、镗缸机,可以镗铣汽缸。该厂主要负责裕通公司、晋冀鲁豫汽车大队及边区军政各部门汽车的大、中修理。干部和军政部门调来的工人实行供给制。招用的大部分工人实行薪金制,按技术程度区别等级,一般每月小米300斤。
与汽车修理工厂同在武安的另一个汽车修理单位是晋冀鲁豫军区汽车大队的修理排。于1947年9月由山东莘县迁到武安西门外,排长崔治平,战士30多名。该排主要负责维修本大队的汽车。主要设备是一辆万国工程车,车内有车床,镗缸机等。
1948年1月6日,晋冀鲁豫边区交通厅成立后,汽车修理工厂隶属于交通厅公路局。1948年8月,晋冀鲁豫汽车修理工厂奉华北公路总局的命令迁往邯郸北关,1949年1月,华北公路总局决定在石家庄成立交通工厂,原晋冀鲁豫汽车修理工厂的100多名技术干部、工人连同主要机器设备搬迁至石家庄,并入交通工厂。留在邯郸的部分职工与汽车大队修理排留下的10余名职工合并,组成华北公路总局邯郸汽车修理厂。建国后,该厂划归邯郸运输公司。
晋冀鲁豫汽车修理工厂在艰苦的环境中为发展解放区的汽车修理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