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首页 >> 注册本站 >> 留言本站 >> 繁體中文 

 
 >> 您现在的位置: iautow汽车资讯网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只要努力 房子车子都会有的”两口子靠卖包子创造出自己的幸福           ★★★

“只要努力 房子车子都会有的”两口子靠卖包子创造出自己的幸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1 1:02:06

 

  侯沈涛,1990年出生,是渭南市白水县水苏村人。1997年,侯沈涛成为水苏村小学的学生。

  侯沈涛说,他小学时的成绩不错,尤其数学成绩很好,但他始终没想过学习是为了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未来的职业、志向。比起学习,他更喜欢和伙伴们聊天、玩耍。“扇包子”、摸鱼、挖螃蟹、捉知了……

  2003年,侯沈涛小学毕业,成绩不错的他考入了尧禾镇初中。尧禾镇初中离他家5公里左右,每学年300余元,学校有上千名学生。因为离家远,父母在学校附近以每学期70元的价格租了张架子床,他与十余名学生合住。每周五放学回家,周末再背一包馒头去学校,这些馒头是他一周主要的伙食。

  初入初中时,他的成绩在年级算中上游,但他上课就困,下课却精神头很大,所以成绩直线岁的侯沈涛在上完初三上半学期后退学。同年,父亲将他送至西安一所技校学习汽修。

  2007年,侯沈涛从技校毕业,经同学介绍在西安市西二环的一家汽修厂做了学徒工,每月工资290元,管住不管吃。他每天中午花3元吃碗面,下午花1.5元吃份凉皮。那段日子,他的汽修技术也在不断精进,也攒了一些钱。2008年初,他的工资涨到了400余元,之后超过了1600元。

  在侯沈涛看来,师傅做了几十年的老技工,虽然每月三四千元,但要养活一家老少,也很紧张;而自己1600余元的工资,只有他一人消费,怎么都花不完。很快,他和同事迷上了网吧,时不时就去打通宵,然后第二天接着工作。侯沈涛说,那段日子,他仿佛不知疲倦,攒的钱基本都用于上网了。

  2009年,汽修厂前任厂长找到侯沈涛,称他在榆林有朋友开了汽修厂,缺工人,问他是否愿意去。工资待遇虽没有提高,但侯沈涛觉得自己从小除了白水县、西安市外,其余城市均未踏足,便决定出去闯一闯。

  2012年,随着侯沈涛汽修技术的提升,他的工资已涨到每月五六千元。那一年,他22岁。

  在侯沈涛工作的榆林某汽修厂东面,有一家加油站。1991年出生的榆林姑娘高海霞,是加油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汽修厂和加油站位置相邻,两家单位的员工常常联谊。2009年至2010年,侯沈涛与高海霞相识,感情也迅速升温。9月底,他独自送高海霞回宿舍,一路上,他们谁都没有开口,在快到高海霞宿舍时,他牵住了她的手。他们在一起了。

  2011年,高海霞告诉侯沈涛自己怀孕了,侯沈涛说“咱们结婚吧”。很快,侯沈涛的父母为他准备了11000元彩礼,高海霞的父母为图吉利,收下了6600元,并为二人准备了被子、衣服等。侯沈涛觉得没有房、车,委屈了高海霞,但她说,“别急,咱们努力,一切都会有的。”12月,二人在水苏村举行了婚礼,30桌宾客为他们送上了新婚的祝福。

  2012年5月,他们有了一个女儿。高海霞在水苏村带孩子;侯沈涛在榆林汽修厂工作。那是他们在一起后,第一次长时间地分开。2013年初,高海霞说,“回来吧,为了家里和孩子。”他同意了。

  “白水有两样特色东西比较知名,一个是苹果,另一个是包子。”侯沈涛说,父亲从西安的亲戚处了解到,西安人很爱吃白水包子,于是决定找人教他做“白水包子”。2013年8月,他从榆林的汽修厂辞职,8月底,他在西安解放门街道附近,开了一家“白水包子铺”。

  2013年8月底,侯沈涛的内心忐忑不安,因为他从未做过包子,如今却在西安开了一家包子铺。店铺租金每月3000元,他的父亲按5000元每月的标准,帮他找了名老师傅教学,他和高海霞都不知道,开店是否能包住开销。

  按照老师傅的教授,侯沈涛和高海霞每天凌晨3时开始准备,5时30分左右开始营业,直到11时许歇业。下午向老师傅请教,一直学习到晚上11时左右,第二天凌晨3时又重新开始准备新一天的工作。

  开业一连五天,侯沈涛始终不知道自己的包子是什么味道,他想尝一尝,但每笼24个,每天十多笼的包子,总是还没出笼,就被顾客订光了。开业第6天,他拾起一个掉在地上的酸菜包子,吃了口,自言自语道,“味道不错。”

  半年后,侯沈涛和高海霞正式学成出师,他们的包子铺生意也越来越红火,逐渐成为解放门街道辖区的知名小吃,高峰时每天能卖上百笼包子。

  9月24日上午9时,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市东七路与尚俭路附近的白水包子铺,店里店外挤满了买包子、吃包子的顾客。

  市民孙女士说,她是2018年前后在附近工作的,每天早上经过时,都会买一个包子。2020年前,他们家的包子1元一个,稀饭1.5元一碗,后来食材涨价了,价格上调了5毛钱,“他们家的包子一直都很大,皮薄馅多,我吃一个包子,喝碗稀饭,饱饱的。”

  “没想到如今还有2元钱一碗的稀饭,1.5元还能买到这么大的包子。”市民张先生说,他是渭南人,小时候经常吃白水包子,豆腐包子、茄子包子是他的最爱,浇上一勺店里的油辣子,香得很。他一口气吃了4个包子,“还是小时候的味道。”

  在附近居住了二三十年的崔先生说,侯沈涛的店铺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一方面是因为近十年来包子始终如一,个头一直都是那么大,馅也一直是那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老板人很实在,大家有啥意见都愿意告诉他,他也愿意去改进,“常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不仅是把他当包子铺老板,更把他当朋友。”

  9月24日中午12时许,华商报记者见到了侯沈涛和高海霞。侯沈涛向记者出示了收款码,当日有近400笔收入,不少收款到账信息都显示着顾客已数百次到店消费。侯沈涛说,他每天能卖近2000个包子,其中大部分都是辖区的回头客,“大家都信任我,我不能辜负大家。”前些日子,他因家中有事关了一周店,“回来时,很多顾客都说,‘几天没吃上包子,怪想念的’,那一刻,我心里暖呼呼的。希望能将这店铺一直开下去。”

  侯沈涛说,从上技校到卖包子,一路走来,他感到很幸福。2010年,他收获了爱情,2012年,他拥有了家庭。2014年,他和高海霞首付44万元,贷款35万元购买了130平方米的新房。2017年前后,他们还完了房贷。2017年,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他想给高海霞买一枚钻戒,但高海霞却让他将钻戒折为1万元钱,将这些钱用于家中的生活开销。前些年,他们为家中买了辆不错的车,“当时她说房、车都会有,我还不太信。如今,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 华商报记者 张鹏康 文/图

  西安一家开了几十年的自行车维修铺要关店了,附近市民对它恋恋不舍,“这是几代西安人的城市记忆。”

  近日,西安市民杨先生致电华商报,他说,位于东羊市路的“长江自行车营业部”快要关店了,“老板说将不再经营了,我心里五味杂陈,经常路过那条路,很多西安人都在这里修车,手艺好价格低,是几代西安人的城市记忆,很留恋!希望你们能关注。”

  “长江自行车营业部”此前被媒体报道过,对西安市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自行车维修铺。

  9月24日,华商报记者来到东羊市路,找到“长江自行车营业部”,从店面牌匾可看出,这是一家老店。牌匾上写着经营范围为维修、配件零售,涵盖自行车、电动车、三轮车。店内有自行车轮胎等各类配件,陈设依然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风格。

  “柜台是木头加玻璃柜台,一直没换过。朋友建议我换成铝合金的,我不愿意。柜台里放零件的盘子是上世纪西安陶瓷厂生产的,现在在市面上不好找到。店里结账一直用的是算盘。”店老板黄钢明介绍,“我是1992年接管长江自行车营业部的,就想留着那时的记忆。也没想通过这个店赚大钱,包住生活就够了,来店里的基本都是回头客。10月15号,我就关店了。”

  黄钢明,1952年出生,西安人,今年70岁,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他给记者讲述了这个店的历史。

  1973年,21岁的黄钢明进入西安一家自行车零件厂工作,做过电焊、钳工、维修,干过8年电工,也干过生产调度、车间主任。1992年,长江自行车营业部当时的经理退休,黄钢明接管,1995年,黄钢明盘下了长江自行车营业部,这家店成为个体性质。1998年,黄钢明在东羊市路租了这间门面房,一直营业至今,共24年。而他从事自行车行业工作要从1973年算起,至今已有49年。

  “开这个店,我第一重视的是信誉。现在,换一个电机60元,一般情况下换一个自行车轮胎30元,打气服务根据不同的车,有5毛、一块两块的,定价低,不还价。店里每月收入够交房租、给工人发工资、管我生活就行了。”黄钢明说,“高峰期时,如果有学生需要修车,我都是优先学生,因为孩子们时间紧张,要回家吃饭,还要上学。遇到学生忘带钱,我就让孩子先回家,上学路上再带来。”

  黄钢明说,几十年来,自己的店有很多回头客,“有的老顾客从长安区、高新区等过来,骑车一个半小时来我这里修车。我也就是喜欢干这一行,对自行车有感情。”

  华商报记者采访店老板黄钢明时,有两位顾客正在修车。14岁的高同学,正在上初三,他来修自己的山地车,他说:“这辆山地自行车以前是我妈上班时骑的,有十几个年头了,现在我也经常骑。自行车有啥问题,我家都来这家店修。这里修车价格不贵,一般十几块。我也推荐同学过来。”

  家住附近的薛女士正在给电动车后轮装暗锁,她也是这家店的老顾客。薛女士说:“店里的伙计很负责,每次修车前都会帮忙检查下车子整体情况,修一次的价格不贵,手艺挺好。”听说下个月这家店要关门了,薛女士说:“已经习惯在这家店修了,很放心!以后自行车、电动车有啥问题了,还真不知道该上哪儿去修。”

  从业这么多年,黄钢明见证了“自行车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骑自行车的人多,能有一辆二八杠自行车,很了不起。后来,汽车多了起来,再加上公交车也越来越多,自行车就变少了。不过,再后来,电动车越来越多。这几年,自行车又多了。”9月24日,黄钢明说,“现在自行车设计时尚,种类多样,骑行爱好者越来越多。不过,我还是对二八杠自行车有感情。”

  为了与时俱进,电动车多起来后,黄钢明专门买了书学习,加上有基础,他很快清楚了电动车的构造,也学会了怎么修理电动自行车。

  “10月15号,房租就到期了,我也就关店不营业了。自行车工作干了49年,我今年70岁了,想休息了。准备带着老伴自驾游,明年开春计划去新疆、西藏旅游。”黄钢明说。 华商报记者 任婷 实习生 陈泽雅 文/图

  从这两个草根人物身上,我们体会到了“平凡”——平凡人的奋斗,平凡人的幸福,平凡人的执着。

  侯沈涛和高海霞两口,结婚不久就来到西安经营包子铺,他们靠自己的双手,起早贪黑,拜师学艺,诚信经营,坚持了近十年,终于收获了自己的幸福,买了车,买了房,他们是打工人进城的缩影。我们体会到了满满的幸福感,这种幸福,平凡而悠远,平淡而感人。

  黄钢明,开自行车修理铺24年,从事自行车行业49年。他价格合理,手艺又好,回头客多。听说店铺马上关门,附近的老主顾很是不舍,他们舍不得几十年的“城市记忆”。从21岁的小伙子,到70岁的老人,修理自行车已经融入了深深的情怀与浓浓的执着。祝福老人旅途愉快、一路顺风,带着老伴去看看远方的诗和风景。

  我们相信,西安这座古城的不平凡,正是平凡如侯沈涛和高海霞、黄钢明这些草根人物的执着、诚信,日积月累、集腋成裘铸就的。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声明:汽车资讯网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

    汽车资讯网_汽车报价_汽车新闻_汽车信息_汽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