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你以后可得小心点说,因为人们真的可以上天了,而且还不用考飞行驾照。
就在前几天,由谷歌创始人Larry Page投资的硅谷初创公司Opener,成功用一个单人飞行器,将第一个客户送上了天空。
虽然Opener还没有正式公开其产品的价格,但如果按照SUV的价格来算,一百万人民币内就可以收入囊中。
这个飞行器被命名为“BlackFly”,BlackFly利用2个小翅膀和8个小型螺旋桨,在狭小的空间里也能实现自由起降。
他在1996年卖掉自己创办的制造业公司后,积累了丰厚的财富。Leng对个人航空很感兴趣,2011年在自家前院“飞行”了他的第一架概念验证 eVTOL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从那时起,他决定将自己的兴趣变成一门生意,不断取得的成果最终吸引了佩奇的注意。
Opener因此获得谷歌创始人Larry Page投资,谷歌负责科研的前高级副总裁Alan Eustace亲自出任Opener公司执行董事。
是的,就是这个Eustace,他曾经花三年时间自己掏钱组建团队,2014年亲自乘坐气球到41,000多米进行高空跳伞,打破跳伞高度世界纪录。
Eustace回忆起十年前Larry Page来到他的办公室时,对Leng的技术表示兴奋不已。
虽然Eustace拒绝透露佩奇的投资细节,但Opener在网站上说自己不接受外部投资,因为资金充裕,“可预见的未来”不需要新的投资者。
广义上的飞行汽车,当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中文名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以电力驱动,不需要专门的跑道,可以实现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
从整个行业来看,eVTOL是目前飞行汽车的主流形式,也有很多人直接将它和飞行汽车划等号。
尽管飞行汽车看起来非常有趣,但飞行汽车结构复杂、成本高,载重量和飞行性能都很低。作为飞行器,飞行汽车无法与飞机相比;作为汽车,其结构脆弱,容易损坏。
NASA私人空中交通工具主任马克·穆尔这样评价它:“如果你试图把汽车和飞机融为一体,你得到的将是这两种领域里最差的产品:奇重无比,速度缓慢,价格昂贵而又难以驾驶。”
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60家飞行汽车企业,而其中的参与者主要为车企、航空企业、创业公司以及一些其它跨界玩家。
车企对于飞行汽车的追求,最早可以追溯到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在1940年,他就曾预言飞机和汽车的结合体即将出现。
电动飞行汽车属于技术、人才、资本密集型产业,前期巨额的研发投入就能让一大批企业望而却步。
从产品开发到适航认证再到最终商业化,电动飞行汽车初创企业需要耗费 7 - 10 亿美元的资金投入。
电动飞行汽车属于新生科技,技术规范与传统航空飞行器有很大区别,在适航认证方面,监管部门需要不断的积累完善,这将是非常漫长的过程。
电动飞行汽车研发投入需要巨量的资金。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是目前制造商的一个挑战。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飞行汽车也许会像直升飞机一样,只是成为超级富豪的玩具。
安全、可靠是商业化的红线,没人能够承担意外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和飞机一样,飞在天上的交通工具,一旦出事,那往往是机毁人亡。
上世纪 70 年代,在纽约提供直升机通勤服务的纽约航空公司,因为技术问题三次在市内坠毁飞机,造成多人伤亡,最终导致业务取消。
所以要想让飞行汽车普及到每个人手中,而不只是有钱人的玩具,还有很多限制需要突破。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你有机会购买一辆和豪华SUV差不多价格的飞行汽车,你会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