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对那些吃中国菜,却损坏中国设备的美国三大军工公司采取制裁手段,同时也对美国芯片企业施行了严格审查,这措施一时间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有些棘手。那么,对于这些西方国家,假如他们甚至连走进中国就餐的权力都没有,他们势必会深感不满!
近期,镁光公司未通过中国网络安全审查的事件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据国家网信办通知,经过多方检查后,镁光公司的产品存在重大的网络安全隐患。为了确保我国关键信息设施的安全,相关运营人员应暂停购置镁光公司的产品。这一消息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禁止购买镁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美国媒体和国务院是对这件事反应最激烈的。报道称,在中国宣布“禁售镁光”后,美媒刻意歪曲中方意图,并广泛宣传“中国禁止美国半导体产业”,并声称这是中美对抗的高峰。甚至有美国媒体表示,这是中国对美国的“报复”。
今年三月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镁光公司在华销售的产品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这一消息引起广泛讨论。有一些评论认为,美国经常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与遏制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中方出于对等原则,对镁光公司进行网络安全审查是合理合法的。
要知道,以前美国是唯一占据芯片市场赚钱的国家,但随着中国产品的升级,已经开始与美国争夺市场份额。如今,德国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在中国的街上,超过一半的车辆是德国汽车,然而形势却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目前,中国汽车制造商大约有80%的电动汽车是在本土销售,因此本土品牌在国内市场中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增加。从2020年的未到40%到现在的50%以上,增长势头十分强劲。
欧美汽车制造商现在遭遇困难,因为他们在中国失去了重要市场份额。这是从中国2022年电动汽车销量前十名中可以看出来的,只有一款外资企业生产的特斯拉。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第一季度,德国对中国出口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数量已经减少了23.9%。这对德国这个世界著名的汽车大国可能造成一定的尴尬。中国企业的快速进步已经令欧洲的汽车业生意越来越难做。而且,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或者在德国境内,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已经增长了四倍!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中国和欧洲/德国的关系必定会受到影响。
当前,尽管德国总理舒尔茨对中国的态度相对友好,但是德国经济部长和外交部长却时常针对中国表态,甚至称中国存在威胁德国安全的风险,故不能单纯依赖中国。这一局面跟美国政界的声调极为类似!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G7峰会结束后来到首尔,与韩国总统尹锡悦进行了会谈。会谈后,尹锡悦宣布两国将签署一份军事机密协议,旨在推动防务合作。朔尔茨还提到,为了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德国与韩国、日本的合作有明确计划,非常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