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记者走访了示范区几个小区,虽然还未划入禁行区域,但这里停放的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已经少了很多。一位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小区内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非常多,常常占压消防通道,虽然物业一再劝阻,但效果并不理想。“禁行政策一出来,好多居民的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都卖了,以后就好管理了。”他说。
小区内是这样,非禁行道路上的情况如何?8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睢阳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发现交通秩序好了很多,偶尔可见三五辆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通行。虽然行驶在非禁行区域,但车主似乎被规范管理的气氛所影响,不再像以往那样随心所欲骑行,而是谨遵交通规则。特别是等红灯的时候,看不到车辆越过停车线、挤占右转道的情况,通行秩序好了很多。一路向西行进至中州路口时,记者发现人行道上大部分是电动自行车,还有一些人骑着自行车经过。过了中州路再向西走,就看不到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的身影了。
以往,文化路宁陈农贸市场是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聚集的地方,甚至市场外的包河桥上也经常停放着很多,但当日包河桥上已经“空无一车”,桥面变得宽阔整洁。来此买菜的市民黄先生说,在获悉规范管理规定后,虽然家住非禁行区域,但自己还是把电动四轮车卖了,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身边很多朋友、邻居也是这样,因此,道路上的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数量自然减少了。
“规范管理初期,部分市民可能有些不习惯,但对城市的长远规划来说,一定会带来正面的、积极的改变。”黄先生说。
记者感言:以往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三轮四轮车主不顾红灯,硬是从马路中间穿行而过,总是会替他们捏一把汗。尤其是看到一些驾驶人员一只手握着车把,另一只手抱着婴幼儿,更担心他们发生意外。遵守规范管理规定,相信安全、顺畅的交通环境是每一位市民心中所想、梦之所盼,它将惠及每一位市民,让商丘更美好。(本报融媒体记者 戚丹青商丘网-商丘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