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距离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坡还有月余之际,比亚迪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上调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
11月23日,比亚迪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其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具体车型的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
对于此轮涨价原因,比亚迪汽车解释称,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比亚迪此轮涨价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关系不大。”11月23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在今年年底正式退出影响,明年年初,国内新能源车市将再掀起一轮涨价潮,但规模不会太大。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比亚迪也明确表示,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对此,有不少网友留言称,国补减少1万元,比亚迪涨6000元,实则是“变相降价”。更有网友直呼:“还好,刚订了。”
据了解,此次涨价已是比亚迪进入2022年以来第三次官宣调价。今年1月21日,比亚迪宣布,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于2月1日起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元~7000元不等;3月15日,比亚迪再次宣布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于3月16日零时起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元~6000元不等。
崔东树认为,比亚迪提前一个多月宣布涨价,有利于比亚迪进一步积累手中订单,有利于其明年年初涨价后销量的平稳过渡。
事实上,比亚迪手中已握有大量订单,旗下车型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比亚迪在手订单超过50万辆,且积压的订单数量正在逐月增加,交付周期需5~6个月。”今年6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公开表示。
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139.79万辆,同比增长240%。其中,今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售21.8万辆,同比增长142%。
目前,比亚迪汽车乘用车业务由王朝、海洋、腾势,以及全新品牌仰望组成。其中,仰望品牌及旗下首款车型将于明年第一季度亮相发布。
按照规划,比亚迪预计,2022年其总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在供应链良好的情况下甚至有望冲击200万辆。
从比亚迪今年以来的三次官宣涨价的原因来看,皆明确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不过,崔东树认为,比亚迪此次涨价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关系不大。
上海钢联11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连续7个交易日未发生涨跌。“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且供需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崔东树表示,当前,电池级碳酸锂材料价格属于市场炒作后的泡沫式虚高,后期必然要下跌。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启了爆发式的增长模式。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其已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猛涨了超10倍。进入11月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一度接近60万元/吨。
而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直接传导到了整车厂。“动力电池价格的不断上涨,让电池成本在一辆车中的占比超过40%,甚至超过50%。”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认为,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已经远大于技术进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也坦言称,动力电池原材料和动力电池的价格上涨,已经给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外界看来,动力电池成本的高涨并不完全是因为需求不平衡导致,更多还是由于原材料涨价、资本恶性炒作、卖家惜售、中间商囤积居奇等原因所致。
11月18日,工信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