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 朱玉龙)本文对国内外的分时租赁(Car-Sharing)做概览,并对电动汽车在分时租赁的模式进行展望。
分时租赁其实就是商业运营的Car-Sharing的意思,历史上首次出现Car-Sharing方案是在1948年瑞士苏黎世合作社,这个组织在瑞士成立了“自驾车合作社”,其理念为当合作社的某个会员用完车后,便将车钥匙交给下个使用者。随后整个发展如下:
·1960~1970,随着汽车电子系统在汽车上运用,汽车共享得以继续缓步发展。
·1970~1980,汽车共享项目出现了系统性服务,在法国ProcoTip系统出现,但是因为种种技术上的限制仅维持了2年。Witkar项目在阿姆斯特丹推出,用的也是小型电动车,整个项目运用电子技术来进行车辆预定和规范,计划覆盖整个城市的大部分车站,该项目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后期,最终由于各方面的限制而被放弃了。
·1980~1990,Car-Sharing真正扎根的时代,在瑞士、德国、瑞典、荷兰、加拿大和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缓慢但是持续发展,主要由非盈利机构运营。
·2010~至今,Car-Sharing持续发展,汽车公司纷纷进行试探性运营。使用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来运营项目。诸如戴姆勒的Car2go项目、宝马的On Demand项目、雷诺的Twizy Way和丰田的CMOS,分别运用电动Smart、Active E、Twizy和CMOS等纯电动汽车进行实证研究。如表1所示,电动汽车的汽车共享运营也开始占据一部分了。
国内的情况来看,互联网企业和汽车企业都有志于这块领域,主要的促进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国内城市车牌实行总量控制:这项措施是由于城市人口密集、道路拥堵和环保等问题,使得管控部门采取的短期措施演变成为长期所示。
2. 共享经济的便利:拥有和使用汽车成本得以降低,也使得政府主管部门倾向于将之作为一种可发展的模式。
目前已经在运营的项目如表2所示,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会进入这个领域。
1. 车辆系统:主要由钥匙系统和车联网系统两部分组成,完成将车辆多钥匙的管控以及车辆定位和状态的监控。
a. 订单系统:分为面对客户的接口,主要有手机APP、网页、语音和自助机器操作等四种模式;还有一部分是订单后台的处理,特别是需要注意的是节日的流量管理。
b. 系统管理:车辆的分配和调度,车辆的管控,特别是汽车可用里程的调取和报警对纯电动汽车尤为重要
c. 计费管理:将车辆运行和停止的状态记录下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合理和人性化的计费管理非常重要。
d. 保修处理:需要专业化的行车记录系统,处理由于不同客户造成的事故保险处理。
分时租赁解决的问题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内需求车辆进行100公里之内的使用事情,从旅程的角度:
1. 0~10公里之内就是去短途出行,主要的对象是换乘车辆和短途旅行,在这个范围内面临着出租车的竞争,当然目前出租车的收费模式使得该范围内,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在高峰时段进行。
2. 10~40公里,客户的需求是公务旅行,一般最远的上班距离也就这个范围。这是出租车利润最丰厚的范围,也是分时租赁面临最大挑战的一段。
2. 租赁点和充电停车位费用:由于使用车辆和充电目前无法分开,使得车辆成本较高
3. 租赁店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大量铺设租赁点会造成大量的成本,而租赁点的覆盖范围和密度将会影响客户的使用。
1. 租赁站点模式:在租赁站点提取和归还车辆,用户在A、B、C…X点都可以取车和还车,通过智能车位来实现充电、还车和取车。在此种模式下,由于有了车内智能设备和智能充电桩的模式,可以实现无人运营,目前运行在法国的Autolib项目中。
i. 用户体验一般,用户在使用车辆之前需要往租赁点去,到目的地附近还得往租赁点去
ii. 铺设租赁点成本较高,为了达到用户便利性,必须提高网点的密度,这样的结果是车位成本和服务点成本建设都较高
2. 自由流动模式:在某些区域内任意地点提取和归还车辆,这种模式下不设置任何固定地点,用户在一定区域内任意地点取车和还车,这种模式下用户只需要单程租车,开到有公共停车位即可,目前应用于Car2go的模式当中。
i. 用户体验度较好,因为是单程租车,可以将车辆使用过后直接停到停车位上
ii. 投资成本较低,公共停车位可以与充电桩做一定程度的分离,做一个比例
i. 车辆停置在公共充电,如无人取用,需要专门的服务团队将车辆放置在取用点。
ii. 当电池电量低于一定数值的时候,需要自动引导客户开到最近的充电桩;如果出现用户不按照导航去的时候,可能导致车辆电量耗尽,需要维护人员拖车的情况发生。
在整个系统之中,除了车辆系统和IT系统以外,提供无人值守的充电、还车一体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下图4所示,法国的Autolib的自助终端。这个一体化的终端有以下的功能:
2. 检测车辆位置和记录信息:确认车辆的车牌和车况信息,记录停取的过程信息。
3. 传送用户信息和充电信息:传送RFID卡的信息,传送充电过程的信息,备份整个操作过程的图像信息。
从本质上来说,Google和Uber都是想改变现在的车辆使用方式,两者的切入点和目标的一致性都可以反映出未来分时租赁的未来。分时租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短期发展:车辆一定程度的自动驾驶和无线充电,在无人阶段低速前行,解决车辆的入库和出库的问题。可以将租赁取车点和充电点完全分离,可实现充电的自主管理。无线充电和自动泊车&出库:通过给原有的车辆从传导式充电替换成无线充电,并辅助以自动停车,可以减少充电桩的配比并根据用车的电量进行调整。客户只需要停在无线充电的线圈附近一些距离,即可实现车辆自动泊车至充电位并开启充电过程。
中期发展:车辆更大程度上的自动驾驶功能,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将车辆配置到客户的位置,客户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还车。低速无人调度:通过图像和雷达的综合使用,实现低速自动形势以后,可以实现车辆任意停放。车辆根据服务器端的需求,来配置车辆进入最近的租赁点或者进入无线充电模式。较高速度无人调度:进一步提高处理速度以后,可以实现车辆的需求响应。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位置匹配,将车辆投送到用户所需要的位置上去。
3. 长期发展:车辆在达到无人驾驶的阶段,将使得这样的模式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客户可以选择自己驾驶或者自动驾驶的模式。道路适应:这是最理想化的模式,根据需求响应,用户可选择自动模式和非自动模式,根据目的地规划路径,并根据系统的调配来匹配最合适的运营路线 车辆共享系统信息
绿色的纯电动微车,可以很好的满足小型化、电动无污染化,再通过智能化的提升,将车辆尽可能跑起来而不是停在停车位上,将会是未来城市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趋势上来看,我们可以想象的未来的城市化车联交通,会具备以下的特征:
? 从买车到购买出行:由于车辆的共享机制车型,在某些应用场合,人们是购买交通的服务而不是购买车辆来实现出行。
? 小型化:从满足城市的需求来看,1~2个出行需求比较容易满足,通过将车辆小型化可以将出行服务进行切割来满足。小型化的车辆将更好的提供承载的效率。
? 无线联接的汽车:车辆通过对服务器的通信和其他车辆的通信,将汽车演变成为一个重要的数据节点。汽车能够收集并共享数据,并通过服务器的判断和指挥,与汽车本身的单元写作,为乘客提供服务。
? 汽车能够感知周围环境:通过对车内外环境的感知,通过生成客户使用的个人使用记录,来智能的给驾驶者提供服务。
? 汽车能够自动驾驶:车辆的自动驾驶,是从辅助驾驶开始发展,慢慢实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点,就如同Urber是通过司机来实现各种承载,未来汽车本身将能实现承载。
? 汽车能够联接至智能电网:电气化的车辆的储能单元,将于电网进行自由的连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系统的调配,可以对车辆的电能与局部的用电负荷做更多的平衡出来,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从技术和服务的发展来看,未来人们对于个人交通的需求,可能将会切割成自己的车辆和出行服务两部分。而从车辆硬件往出行服务的演变过程,智能微型电动汽车的潜力,在城市中是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