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外白热化。从年初车市的“价格战”,到近期各大车厂集体发布新产品、布局高阶自动驾驶……车市的“卷起来”氛围,从产品定义蔓延到市场营销,甚至用户运营等各个领域。
在这种极“卷”的氛围中,行业内的淘汰赛也正式打响,同时产业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也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汽车市场,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半程鸣金,增速瞩目。这是北汽集团半年报上的自我总结,其支撑论据是全面增长的经营数据:1-6月,北汽集团实现整车生产81.6万辆,同比增长24.1%;整车销售81.9万辆,同比增长22.2%,跑赢大盘十余个百分点,在汽车行业前十企业中增速稳居第三;营业收入2388.9亿元,同比增长15.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2023上半年,整车产销、营业收入、利润均达成了竞争性增长的阶段性目标,此次“双过半”是延续“开门红”势头的又一次胜仗。
北汽集团为何能够在如此“卷”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增长?核心还是得益于公司近两三年来的不懈改革。如今,北汽集团前期的改革成效正在加速显现,而这也将为公司所追求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北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完善构建“科技北汽”,在三电、氢燃料、智能网联、整车架构,以及越野底盘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行业领先应用; 承担产业链“链长”的角色,在创新发展中积蓄势能; 落实“双碳目标”,以创新科技为降碳提供坚实支撑。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改革浪潮下,呈现出“科技、绿色、活力”的向新向上之势。
在科技创新上,北汽不玩虚的。相比一些“天马行空”的科技,北汽技术以最快速度实现了“上车”,让用户看得见、玩得转、闭眼入。
今年上半年,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在多城市开通城区智驾导航辅助,荣膺史上最严格的C-NCAP最高“五星级”安全评价;北汽福田打造“智蓝”技术品牌,加速构建商用车绿色交通全场景专业解决方案;北汽重卡打造的中国首个重卡数字孪生智慧工厂在常州落成投产。
在北汽眼里,造车要坚持长期主义,看谁能够走得长、走得远。“只是简单的打价格战,没有持续的投入,没有持续的资源支撑就会面临淘汰。”据北汽透露,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未来五年,北汽集团在技术研发方面将至少投入500亿元。
在科技创新上,北汽开放合作。在自己稳步前行的同时,北汽集团还承担起“链长”责任,围绕汽车主业关键核心能力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扩大高质量“朋友圈”。
今年上半年,北汽先后与博世、伯特利、地平线、宁德时代等企业建立并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北京市属企事业单位协同发展,与首钢、首旅、北工大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辆采购、智能驾驶、芯片搭载、资本运作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在一次次双向奔赴中,为创新发展积蓄势能,而这可能也是北汽稳步增长的“密码”之一。
在科技创新上,北汽深耕未来。铺好绿色发展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成色。北汽坚决践行“BLUE 卫蓝计划”,持续落实技术降碳、产品降碳、制造降碳、低碳生态四大行动。今年,福建奔驰达成生产碳中和,成为福建省第一家100%使用绿电的生产企业;目前北汽集团已拥有1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3家A级环境绩效企业;预计到2025年,北汽将建成零碳工厂,持续为中国汽车产业低碳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北汽集团的合资和自主板块均在行业内实现过领跑,特别是北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布局,不仅走在了行业前端,也为产业壮大成长做出了诸多铺垫。
不过,在产业周期规律的作用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年产销规模在2017年达到阶段性高点后,也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调整,这种行业总体的回调,给身处其中的北汽集团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波动。
也正是在这个关键时期,北汽集团并未盲目地追求发展增速,而是开启了为期三年之久的改革创新深耕。
过去三年,北汽集团的改革措施可以用“瘦身健体”来形容。其中,瘦身指的是公司深度聚焦主业,而健体则意味着北汽集团正在利用行业转型的关键窗口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具体来说,“十四五”以来,北汽集团将公司的主要精力聚焦在主业发展层面,将整车业务板块作为全集团主业的最核心,并提出了“为用户造好车,让用户开好车”经营理念。
随后,北汽集团推出了极狐考拉、极狐森林版、北京BJ60、BJ40、新X7等主力产品,通过产品来践行公司对市场和用户的承诺。
同时,北汽也积极发挥整车企业“链长”作用,围绕汽车主业关键核心能力进行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扩大高质量“朋友圈”。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上半年,北汽集团先后与博世、伯特利、地平线、宁德时代等企业建立并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北京市属企事业单位协同发展,与首钢、首旅、北工大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辆采购、智能驾驶、芯片搭载、资本运作等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这一系列的改革行动,不仅强化了北汽集团的抗风险能力,更深度锻造了公司的体系能力。
做强国际业务,北汽股份要做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排头兵。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车企之一,北汽股份多年来探索中国思考,深入海外市场,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自主品牌出海之路。
自2013年正式进军国际市场以来,北京汽车的海外业务目前已涉足34个国家。在东南亚、中东、中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等主销区域,北京品牌产品已成为一张张移动的“中国智造”新名片,X7、BJ40、魔方等多款车型受到多地消费者追捧和认可。
不仅如此,北汽国际针对海外市场升级服务保障体系,从售后技术及培训、到备件营销及物流中心,再到服务提升及改善中心,北京汽车在售后服务质量、备件配件时效上下功夫,打造差异化的服务品牌,从产品、质量、服务多层面为海外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用车体验。
在此背景下,2022年,北京品牌实现整车出口1.8万辆,同比增速81.8%,优于中国汽车出口增速,国际业务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市场目标全球化推进的同时,北京汽车也在企业内部进行新一轮“软件”升级。2022年5月,业务重整优化后的新“北京汽车”正式成立,着力于“聚焦主业”,集中优势资源,以新的业务逻辑,推动新阶段战略有效落地。
在市场布局上,北京汽车提出,聚焦“造好车”这一主业,聚焦“北京”这一自主品牌,同时强化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业务的协同发展,家用、商用、越野多栖,豪华、中端、经济市场齐进,新能源创新引领、多能源良性互补,细分市场全布局、企业运营全球化,并相应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战术方针。
星辰大海,蔚蔚辽阔。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和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自主品牌已然站上全球舞台。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杰出代表,北汽股份还将立足中国,为世界汽车行业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