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不高,皮肤白净,一身蓝色工装,气质沉静清爽——一个老练而精干的技术工人形象。
一摞厚厚的材料为这个形象添加了注解:徐小平,53岁,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科高级经理,特级技能师,先后主持参与数10项技术攻关项目,解决了无数发动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支持参与进口设备的自主革新和升级改造,为企业节省数千万元。
“记者朋友们,我先澄清一下,我是修发动机制造装备的,不是修汽车发动机的。有发动机问题最好找专业修发动机人员……”徐小平讲他的工作,他带领的维修团队,他的生活,条理非常清晰,语言生动风趣,仿佛他所讲述的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情。
一排排银色的机器泛着冰冷的光,从打开的外壳里往里看,密密麻麻的线路和零部件让人眼花缭乱——上海大众整个制造体系中设备最先进、技术最密集、生产要求最高的发动机厂生产车间,平均64秒生产一台发动机。
这让记者多少能体会到24年前徐小平第一天进厂当维修工时的感受。那天,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进口的精密数控专业机床,标牌上的文字相当陌生——德文。
不了解怎么谈得上维修?“比如,数控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电主轴对修理要求特别高,要是你不会修,打开外壳后合不上,整个轴就废掉了,损失几十万元。”徐小平说。
依靠外国人维修并提供部件不失为合理的做法。然而这种做法给企业增加了高昂的成本,一些零部件从国外进口,等待时间过长,而生产线中断的每分每秒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
这样的局面,让徐小平无法忍受也激发了他的斗志。“你所处的岗位会给你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必须攻克这些障碍,把技术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徐小平回忆。
这种自我加压的责任感开启了徐小平不断学习钻研的大门,并成为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的主线年上夜校,他的学习几乎从未停歇。
首先是学德语。上夜校,听“随身听”,查德语词典,“逮”住外籍员工交流……如今,他不仅能快速阅读外文资料,说一口流利的德语,还多次赴德国参与设备验收和技术谈判。
“缺什么学什么。”学机械出身的徐小平对电气不甚熟稔,于是从2009年起利用双休日,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攻读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在老师眼里,这位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学生有些“麻烦”,曾两次指出老师使用的标准已经过时。
“除了语言障碍,还有一个问题,在核心技术和核心装备上,外国人不会给我们提供足够的图纸、参数、备件等。你学会了,这部分的钱他就赚不到了。”徐小平说。
拿电主轴来说,这一核心部件长期依靠国外提供和维修。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状况,徐小平和维修团队中的骨干成员成立了“电子主轴专业维修组”,这个维修组刚成立就惊动了国外公司,马上对维修组实施技术“封锁”。
激情是最好的导师。为了钻研技术,徐小平不放过每次出访国外的机会。在国外,他凭着自己的双眼,纪录下了许多电主轴的内部构造等资料,回来后再细细琢磨。在企业,他根据维修团队里每个人的特长,分成电气、机械、流体等若干课题,并分别与一些公司以及研究所的专家建立对口联络,同时还自行设计制作了多种功能的实验装置和专用工具。至今,电主轴专业维修组自主修理电主轴188根,节约维修费用2400多万元。
激光技术普遍应用在现代制造业加工工艺中,由于激光设备经常发生焦点走失的情况,“焦点捕捉”成为快节奏流水线生产的主要技术瓶颈。徐小平大胆提出“用可见光代替激光,实现可视对焦”的假设,可德国专家否定了这一想法:“这是不可能的!”
徐小平不服输,经过4个多月的钻研、探索和实验,研制成功“激光可视对焦仪”,不仅填补了一项国际激光技术的空白,也在上海大众生产实践中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400多万元。
“我们现在是努力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再去实现突破创新。但不能总是仰望巨人,这是每一名中国技术工人的责任。”徐小平说。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呼叫中心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