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首页 >> 注册本站 >> 留言本站 >> 繁體中文 

 
 >> 您现在的位置: iautow汽车资讯网 >> 汽车新闻 >> 正文
  扎根欧洲 1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杀出一匹黑马!           ★★★

扎根欧洲 1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杀出一匹黑马!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2/14 13:03:53

 

  放眼世界,俄乌冲突爆发,安倍晋三遇刺,全世界人口突破 80 亿的同时,众多标志着一个时代的人物相继离世……

  回归当下,这一年里,有很多行业重新规划,企业遇到了增长瓶颈……从更宏观的角度上看,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都存在着压力。

  我们现在就像处在飞机穿过云层的颠簸期,除了要握好方向盘,系好安全带,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与未来接轨。

  正所谓 一叶知秋 ,我们看到一些新趋势正在蓄力酝酿,处在喷涌而出的前夜。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今年下过这样一个判断:未来的若干年,比如 5 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可能是产业发展以及产业投资,而不是房地产、基建。

  换言之,我们正处于一个资产转向的重要窗口,不少人要摒弃 投资 = 房地产 的惯性思维,转而关注时代红利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机会。

  半导体的产业机会一直都在,只不过由于各种国际因素,导致半导体产业不能在中国大陆大张旗鼓发展。

  归根结底,中国大陆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适合开展制造业生产的地方,不管是产业配套、基础建设、人力资源还是制度环境,在全世界几乎找不出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与中国大陆媲美。

  各种 卡脖子 相当于部分外部企业将市场拱手相让,选择了成本高的区域进行生产,给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中国本土企业有机会追上他们。

  当更大规模的外部限制出现时,会让外部的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其实是有利于本土企业的成长的。

  中国其他行业对芯片产业的需求以及中国的制造业环境决定了半导体产业必然在中国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新经济在近 20 年来让中国翻天覆地,中国人成为全球最潮的一群人,一台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但新经济对中国的改变还刚刚开始而已。

  技术与平台的迭代将带来商业的迭代,也会带来更多的新商业物种,在它们出现之前,我们对此都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用翻盖手机时,绝对没有几个人能设想到今天手机能有这些强大的功能。我们同样无法预测,新经济会在未来带来怎样的改变 。

  但有一个问题我们可以思考,生活中,是否还有因为物理距离而受损的消费体验?是否还有被物理距离阻拦的交易和合作?

  元宇宙当下还是概念,10 年后,可能就成为下一代新世代的默认配置。而在这一领域,全世界拥有最多程序员的地方,就是中美两大国。

  中国在世界前十大互联网企业中占据 3-4 席,不用怀疑,未来新经济的产业龙头依然在中美两国中产生。

  在人工智能这一赛道中,中美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都属于第一阵营。最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就是抖音。

  而中国的短视频产业凭借在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上的领先,已经成为全球最牛,环顾全球没有对手。

  人工智能的应用远不止在内容产品上,几乎在任何一个行业,人工智能都有可能发挥革命性的效率提升结果。

  比如,你现在接到的很多电话,已经开始是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在打了,语义分析、仿真表达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走向成熟。

  如果你有一些人工智能的基础认知的话,你一定会同意,中国拥有活跃的 14 亿人口的超级大市场,这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价值太高了。

  中国目前在不少领域的人工智能已经是全球第一。完全可以预判,未来的中国,会出现更多的像字节跳动一样的全球化人工智能企业。

  新能源汽车其实是两个领域的结合。一个是环保能源汽车,另一个则是智能汽车。

  环保能源正被全球主要国家采取行政手段逐步执行,各国逐步在公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纯电汽车几乎是世界汽车产业唯一可以看到的替代品。

  智能汽车则是结合了 AI、物联网等各种高科技元素打造的全新汽车物种。在纯电模式下,才能支持各种高科技的应用,未来智能汽车能智能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甚至都无法想象。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史上最强大的弯道超车机会。传统燃油车要想超越日本、德国这样的完整产业链,是很困难的。

  src=AI、物联网这些软硬件结合的高科技玩法,是中美两国擅长的产业,而非日本和德国所长。

  所以未来的汽车领域,中国不但有可能迅速追上日本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而且还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生产这个世界上超过 50% 以上的汽车。

  30 年后,中国汽车有机会取代日本、德国,成为技术精良、品质超群的代名词。

  毕竟,任何有前景、值得投资的产业,国际化是必由之路。而这条路,并不好走。

  在这 4 个领域中,新能源汽车近年来的发展无疑是最 显性 的,也是目前全世界品牌拼杀最为激烈的 角斗场 。

  过去一段时间里,不少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表现可圈可点,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贵的实践,作为参考,值得一叙。

  当今的商业时代正在进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和打法层出不穷:

  其次,品牌 大航海 时代来临,如何打造一个全球品牌成了这一代中国企业家必须思考的重大战略问题。

  特斯拉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国际精品品牌发展的道路,所对应和区隔的,是传统经济型燃油车的大众消费品的思路。

  也就是说,特斯拉瞄准了中高端市场来发起电动汽车替代燃油车的革命,而不是一开始就从经济型轿车上展开攻击。

  从今天中国市场的销售来看,电动汽车走精品品牌战略的降维打击策略是成功的。

  造成的结果,首先出局的是经济型燃油车品牌。这就是精品品牌战略领域出现的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的现象。高维内卷,低维清场。

  也正因此,前两年 Model Y 刚刚进军中国时,短暂上演了一家特斯拉围剿一众 非特斯拉 的局面。

  但 2022 年不同以往,我们注意到不少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国际化战略也早已升维。

  前不久,比亚迪打进了 BBA(奔驰、宝马、奥迪) 老家 德国,甚至德国媒体都直呼:这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

  就在这件事引起广泛关注,刷新人们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进军国际的印象时,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更具代表性的案例。

  早在 11 年前,有另一个汽车品牌——上汽大通 MAXUS,在成立之初就以欧洲为根基,瞄准了全球市场。

  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曾这样描述过公司愿景:在参与竞争的细分市场中,上汽大通 MAXUS 要在国内成为行业领导者,在国外成为全球强有力的竞争者。

  他坦言,当初设定这个愿景时觉得 蛮高的 ,但经过了 11 年的发展,目前来看,上汽大通 MAXUS 已经成为 全球发达国家首选中国车品牌 ,并且一系列数据佐证了这个事实:

  截至 2022 年 10 月,上汽大通 MAXUS 海外市场累计销量突破 20 万台,销往欧洲的 90% 都是新能源;

  远销海外 73 个国家和地区,并拥有了 4 个 万辆级 市场:澳新、欧洲、中东、以及美洲;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英国、挪威等发达市场销量占比已经超过 80% 的情况下,上汽大通新能源车的各个市场还在不断刷新销量新纪录;

  src=纵观上汽大通 MAXUS 这 11 年的发展之路,我们发现有 3 点非常难得:

  上汽大通 MAXUS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这个品牌进入海外市场的 姿态 ——出现即打出高质高价。

  要知道,中国品牌苦 低价低质低值 的刻板印象久矣,早期时代的印记成为了中国很多品牌发展不得不背负的枷锁。

  但今天我们已经意识到, 拧干毛巾里最后一滴水 的战略实际上并不可持续,需要有人来一步步打破僵局。

  上汽大通 MAXUS 显然有这样的使命感,早在 11 年前就坚定选择了高举高打。

  记得他们首款产品 V80 刚刚上市时,就选择了同步登陆国际市场,为这个中国品牌注入了浓厚的全球化基因。

  也是那时起,上汽大通 MAXUS 开始在海外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和经销商网络体系。

  src=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前期的积累让上汽大通 MAXUS 看到了迅速崛起的新机会。

  2017 年,其在欧洲发布的首款纯电动宽体轻客 EV80,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新能源车型出口的新纪元。

  此后,他们持续推出的各类新能源细分市场车型,无不紧跟欧洲市场的需求变化。

  从最开始的纯电轻客 EV90、EV30,乘用类纯电 MPV MIFA 5、纯电 SUV MIFA 6,再到如今高端纯电 MPV 车型 MIFA 9 的上市,始终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没有动摇过。

  在战略眼光之下,上汽大通 MAXUS 也做了很多细化的工作,其中 精准定位 是他们很亮眼的一点。

  目前,欧洲的新能源市场中充斥着轿车与 SUV 车型,这也是宝马、大众等跨国车企第一款新能源车型的首选阵地。

  相较而言,纯电 MPV 车型较少,高端豪华纯电 MPV 车型更是一片待挖掘的蓝海市场。

  在国际传统豪华车企普遍转身缓慢的情况下,上汽大通 MAXUS 今年在欧洲推出了全球首款 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 MPV。

  这也就意味着,上汽大通 MAXUS 携 MIFA 9,成为了首个在欧洲推出纯电高端 MPV 产品的中国品牌。

  根据公开资料,这款车在欧洲起步价为 7-8 万欧元,最高配置版本售价达到 9.4 万欧元,已经逼近了奔驰 EQV 的售价。但从产品力角度而言,我们发现 MIFA 9 正在试图全面超越后者。

  除此以外,纵观上汽大通 MAXUS 在欧洲上市的车型,主要集中在纯电高端 MPV、纯电家用 MPV、纯电轻客、纯电 SUV、纯电皮卡等。

  比如宽体轻客车在国内只有 20 万的市场容量,但在欧洲有 100 万,皮卡在欧洲的市场容量也是中国的 10 倍。

  这种为细分车型精准选择市场的眼光,也使得上汽大通 MAXUS 的努力 事半功倍 ,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打法 。

  刚才举了不少产品端的例子,如果从市场端来看,上汽大通 MAXUS 还会显现出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引领市场。

  MIFA 5 是欧洲市场第一款纯电 MPV 车型,在新能源渗透率最高的国家挪威,成为其市场上新能源 MPV 销量市占率第一的品牌;

  前述提到的 MIFA 9,也是首个登陆欧洲全尺寸豪华智能纯电 MPV,成为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具有代表性的高端产品;

  上汽大通 MAXUS 的纯电皮卡 T90 EV 在欧洲完成上市,是欧洲市场上的首款纯电皮卡,比特斯拉等品牌更早实现量产,上市当天收到 1500 个订单,可谓上市即热销。

  可以说,在这两大车型的加持下,上汽大通 MAXUS 成为了首个进入欧洲纯电 MPV 市场和纯电皮卡市场的中国品牌。

  src=这不仅有助于上汽大通 MAXUS 在欧洲进一步扎深根基,加速后续产品的推出、销售与品牌强化,还能减少中国品牌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帮助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塑造知名度。

  然而想要受到如此程度的市场热捧,光有战略和眼光并不够,还要有实力来落地,有技术来支撑。

  作为在全球化战略下孵化的中国汽车品牌,上汽大通 MAXUS 自诞生之初就配备了全球最前端的技术能力,产品也因此能实现国际最高标准,进入最严苛的欧洲市场。

  比如在德国,上汽大通 MAXUS 极具技术优势,近期,旗下新能源产品以压倒性优势获得了德国 最具创新性的量产品牌——电动汽车 第二名。

  src=甚至有欧洲用户盛赞:上汽大通正引领欧洲跨过门槛迈入电动汽车未来。

  他们的纯电轻客 EV90 开发了 88 度 &72 度电池,支持一体式快慢充电。也就是说,一辆车每天只需充 1 次就可以畅行一整天。再加上 11 立方米货厢空间的大承载量,有效节省了运输次数;

  同时针对欧洲货物搬运依靠叉车的情况,为了匹配欧洲叉车托盘的统一标准,上汽大通纯电轻客 EV30 将轮包间距加宽 1mm,达到 1200mm,大大提升了客户使用便利性。

  这些客户中很多都是欧洲人家喻户晓的大品牌,比如全球三大零售商之一的 Tesco。

  之前 Tesco 采购了 150 台纯电宽体轻客 EV90 冷藏车,这本身没什么不正常。但是在交付车辆的方式上,Tesco 竟然选择了空运。

  这一个发往英国的订单,创下了中国汽车品牌的最大规模空运纪录,同时也创造了全球电动轻型商用车的最大空运纪录。不惜成本,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产品本身值得。

  又比如欧洲第二大物流集团 DPD,跟上汽大通 MAXUS 的纯电宽体轻客 EV90、纯电轻客 EV30 车型签下了有史以来中国品牌轻客车型在海外的最大单笔订单,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全英最大单笔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订单的成交价中,纯电宽体轻客 EV90 等新能源产品售价高于雷诺、与大众持平,甚至向奔驰看齐。

  在产业和品牌发展的路上,中国企业走过了 狼吞虎咽 的 灰铁时代 白银时代 镀金时代 。

  曾几何时,在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企业家的经营理念中,金钱有一点像上帝 ,但终究而言, 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 。

  无论世界怎么变,不变的是商业逻辑,它背后是不变的基本人性。人仍然需要生存、安全、温暖、尊严和自我价值的体现,用户仍然需要方便易用、放心省心。

  正因此,成功的国际精品品牌不一定是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很多欧洲专家说精品品牌打造必须是长时间,几代人才能成功,这是不准确、不充分和保守落后的观念。

  在今天,品牌已经是一个时刻进化的活体,真正重要的,是永恒不变的创新和始终如一的信仰。

汽车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汽车新闻:

  • 下一个汽车新闻: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声明:汽车资讯网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

    汽车资讯网_汽车报价_汽车新闻_汽车信息_汽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