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行业] 7月26日,在捷途汽车即将迎来四周年之际,捷途全新的品牌标志正式发布。
一直以来,捷途都是国潮文化的拥趸,从“诸葛”、“子龙”、“大圣”等车型命名就可以略知一二。全新的品牌标志再一次将中国风进行到底,它将捷途的首字母J、T变体后,形似中文隶书“行”字,官方解释有“砥砺前行、行稳致远”之意。
过去四年,捷途赢得了55万用户和1450万粉丝。这份可以骄傲的成绩单,在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看来,只是迈过了生存的第一关。“现在我们有资格给自己加一个更加清晰的标识,也需要一个符号去承载我们想做的事情。”李学用说道。
在全新品牌标志发布之时,捷途汽车还展示了未来品牌焕新策略以及产品规划。在一系列新产品的加持下,捷途的目标是在2023年销量达到50万辆,2026年销量达到100万辆。
在活动现场,捷途全新品牌标志的设计师—中央美院教授何君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他说:全新“行”字标志将捷途的首字母J、T变体后,形似《易经》中的震卦,寓意奋发振作、大可有为。标志整体呈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造型,正如当下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寓意着人生道路无限延伸与无限可能。
同时,“行”字在中华文化中有诸多美好的寓意。捷途借此表达出对家庭、事业、生活样样皆“行”的美好期盼。另外,“行”也契合捷途汽车“用行动定义旅途”的品牌理念,与捷途“旅行+”的品牌战略定位相呼应。
捷途用了四年时间把“旅行”与“国潮”做成了品牌标签。可以说,包括捷途在内的中国品牌的崛起,都离不开国潮文化的兴起。如今,传统与现代,不再是天平的两端,今天的国潮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
在Z世代多元审美的价值取向下,国潮文化也可以更加有活力。于是,设计师把原本厚重的文化背景,用年轻一代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何君说,为了更加贴近捷途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全新logo兼具扁平化、空间感与科技感的设计语言。
从2018年第一款产品上市以来,捷途汽车一直采用“JETOUR”字母标志。这四年期间,捷途“旅行+”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在旅行这一细分市场闯出了一番天地。“未来我们的产品定位依然很清晰,专注于跨界何旅行+。全新logo的‘行’就是最好的符号,它承载了我们想做的事情。”李学用说道。
除此之外,捷途还有更远大的野心与抱负:捷途正在走向全球市场,需要一个更好的品牌标志。李学用说,“我们的目标是2023年实现出口20万辆的目标。”诚然,推出图形标志的品牌logo有利于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输出过程中,为用户提供更强的记忆锚点。
而在全新的品牌标志下,一个更完善的产品矩阵呼之欲出。据了解,捷途汽车将推出4+3+N产品矩阵。其中包括4款SUV产品,分别为已经上市的捷途X70、捷途X90,即将上市的捷途大圣),以及在2023年上市的代号为X-2车型。另外,还将在3个品类推出跨界产品,包括硬派越野品牌、硬派皮卡品类以及MPV品类。
其中可以确定的是,硬派越野品类中第一款产品代号T-1将于2023年上市。而N则代表旗下所有产品将同步规划混动车型,并计划将于2024年实现全面绿牌化。
为了支撑起2030年50万辆,2026年100万辆的销量目标,捷途将针对经销店进行全面升级。捷途计划在2022年升级超过100家门店,在2023年升级超过300家门店。
过去四年,捷途挖掘出了旅行这一细分市场的潜力,通过产品的不断迭代,构建起了“旅行+”生态圈。当“场景化体验”的奥义被越来越多的友商所参透,旅行市场有了越来越多可供选择的车型。四年一周期下的捷途,还能怎么玩?
捷途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张纯伟说,在互联网红利下,新媒体营销模式正在覆盖用户更多的需求场景。尤其在疫情期间,经销商的线下经营受到影响,通过新媒体渠道,很多经销商不仅保持了正常经营,甚至实现了业绩突破。受此启发,捷途汽车正在逐步强化构建新媒体平台运营能力。
截至目前,捷途汽车各平台粉丝数已经突破千万。李学用直言,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与用户互动的平台。“很多用户在上面留言,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想法。”
就连此次品牌标志的焕新计划,也是有捷途用户共创参与的。去年7月,捷途在品牌之夜上正式发布了品牌标志联合共创的计划。随后,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的多位设计界资深人士组成“设计梦之队”,成为专家组成员。同时,捷途APP等渠道也为用户和KOL开放,参与到共创中来。捷途官方透露,短短70天,就收集到2100余件作品。最终经过多轮的专家评议和筛选,确定了捷途全新品牌标志的设计方案。
李学用曾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用户对中国品牌的自信,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买车并不是通过某一个LOGO体现自己的身份,而是通过车的属性和文化追求来满足人的个性与喜好。”他说,做“旅行+”的目标,是消费者在追求诗和远方的时候,第一个联想到捷途。
“全新品牌标志发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开启了捷途旅行+2.0时代,它还代表着产品、营销和旅行生态的全方位升级。“李学用如是说。(文/汽车之家 张凌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