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每逢长假结束,各大社交平台上,对于电动车的一波波的“口诛笔伐”,渐渐成为了“政治正确”。
汇总下来,抨击的点无外乎集中在补能与续航焦虑上,认为相较燃油车不仅难伺候,还脾气非常大,妥妥的一枚“电动爹”。
顺势,站在理性旁观者的角度,并不否认某些方面,今天文章的主角确实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将视角放的更大,衡量维度更加宏观,已经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到电动车巨大的进步。
进而,引发了整个中国车市,尤其是自主品牌“革命”般的剧变。而接下来的篇幅,则想搬出两组有力数据作为论证。
首先,结合乘联会的最新预估,9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将达到83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4%。初步测算,1-9月累计批发销量将达到592万辆,同比增长36%。
放眼全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或将达到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或将达到2,35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此刻,整体的运行状态与目标基本吻合。
当然,不出意外,如果明年的中国车市继续维持着约2400万辆的规模,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与渗透率分别突破1200万辆与50%,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后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给出了属于他的期许,渗透率将达到60%,那就是1440万辆。
综上,“蛋糕”究竟有多诱人,已然无需多言,试问谁又会拒绝?而面对疯狂量变所引发的彻底质变,就像标题写到的那样,越来越不理解:事到如今,还有人在“唱衰”中国电动车?
与之类似,今年1-8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达到823万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位于其中的占比,则达到了夸张的61%,8月更是进一步提升到了十分恐怖的65%。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强势表现,令人不禁想起9月初,位于德国慕尼黑车展,中国车企借助“电动车”让整个世界看到了它们的野心勃勃,以至于当地媒体都在惊呼:“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为此,站在聚光灯下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一边语重心长的强调:“我们不应该被中国电动车吓到。”
一边官宣激励计划,旨在推动德国制造的可持续创新,联邦政府将投资超过1100亿欧元,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电池等领域的投资建设,以推进工业现代化和气候保护。
他的目标是到2030年,德国道路上有1500万辆电动车和100万个充电站。作为旁观者,从中读出的言外之意,更像是:“恰恰因为认识到差距的存在,所以必须拼尽全力追赶。”
也正是碍于危机的降临,当地时间10月4日,欧委会发布公告称,决定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据悉,调查将在最长13个月内结束,欧盟可能在9个月内对华加征临时“反补贴税”。
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发布的《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声明》中抗议道:“这样的做法,不仅会扰乱电动汽车行业正常市场秩序,损害欧洲广大消费者利益,更会影响全球绿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作为旁观者,面对上述“招数”,一方面不得不感叹这些强权国家,就是在明目张胆的进行贸易保护。
另一方面,转换视角,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国电动车的威力,还在源源不断的体现出来。虽然出海之路注定充满繁多的波折与挑战,可这张“金字招牌”已经被很好的打出,让每一位对手忌惮。
无独有偶,近日某位博主在推特上晒出了一张由某数据统计网站发布的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并配文称:“前十名已经没有传统车企了。”
而从具体结果来看,今年1-8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前10名依次为特斯拉Model Y参数图片)、比亚迪宋家族、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秦家族、比亚迪元Plus、比亚迪海豚、广汽埃安Aion S、五菱宏光MINI EV、比亚迪汉家族、广汽埃安Aion Y。
有趣的是,很快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评论区回复称,“根据我们的经验,中国车企最具竞争力。”而早在今年5月下旬,其同样曾在推特上,回应了一段自己早年间嘲笑比亚迪的视频,“那是很多年前的事,它们的车现在非常有竞争力。”
毫无疑问,马斯克连续开启夸夸模式与态度大转变的背后,同样能够侧面体现出中国电动车的惊人势能,强如特斯拉也不敢掉以轻心。
而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最后仍旧想要抛出那个疑问:事到如今,还有人在“唱衰”中国电动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财联社10月17日电,据塔斯社,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预计2023年度俄罗斯粮食收获量在1.37-1.38亿吨。
品·见专访苹果CEO蒂姆·库克:让世界变得美好,最好的方式就是教育提升
《暗黑4》上线Steam遇冷 玩家在线》上架Steam,三版本骨折优惠纳新,玩家峰值仅2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