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点首页 >> 注册本站 >> 留言本站 >> 繁體中文 

 
 >> 您现在的位置: iautow汽车资讯网 >> 汽车新闻 >> 正文
  新能源车技术门槛及补贴标准需实时调整           ★★★

新能源车技术门槛及补贴标准需实时调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23 12:36:47

 

  2018年汽车市场整体形势严峻,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是一枝独秀,保持着高速增长。然而,受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在11月2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主办的2018中国汽车市场分析研讨会上,中汽中心首席专家方海峰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及补贴标准需实时调整。

  截止到今年10月底,国内累计的新能源汽车推广218万辆,销售数据是26万辆,同比增长是75%。

  市场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近几年,相关政府部门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从横向看,全面的支持政策体系初步建立,涉及到行业规范、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及基础设施、动力电池等各方面,叠加效应非常可观。从纵向看,支持政策日益完善,2009年是产业发展的起点,新能源汽车战略出台实施,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从宏观政策上看,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把纯电驱动作为整个产业发展战略趋向。2017年,又发布了中长期规划,再次明确了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并增加了网联汽车。2015年,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增加内容写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2016年,发布行业技术路线图,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阶段发展目标、路径、措施。

  在行业管理方面,新能源汽车相关管理体系日益规范。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根据行业发展的形势在不断调整。今年2月份,相关部门对补贴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和完善,加强了监管和引导。

  在税收优惠方面,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从生产、购买的各个环节都享受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消费成本,对市场推广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科技创新方面,完善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市场机制方面,去年9月,工信部正式公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乘用车企业将按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与新能源汽车比重积分的“双积分”体系来评价。

  这些政策带来了明显的效应,市场占比快速增长,市场渗漏率快速提升。方海峰表示,2020年7%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从试点示范到逐步拓展,再到全面推广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政府都需要依据需求制定相应的政策,这在未来也是如此。

  方海峰认为,总体上看,国家正在通过政策引导,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加速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国家在行业管理方面更加严格,行业门槛不断提高,对行业投资区域和主体要求都进一步提高。

  在供给侧方面,未来整车企业生产责任将进一步加大。据悉,积分政策会进一步拓展到商用车领域,这表明政府在通过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加速推动市场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

  补贴是对消费者影响最直接的政策,但并非长久之计,随着考虑产品的变化,相关部门会实时调整相关的技术门槛以及补贴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税收优惠政策会继续延续,进一步落实加快相关税收的立法工作,同时配套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但可能会根据实施效果评估做合理调整。

  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政策将持续发力,在充电安全、融资建设、互联互通、社会建桩等方面,提高使用行业的使用效率。

  补贴退坡之后,行业还能不能维持发展,取决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竞争力对比。这个竞争力不仅包括产品使用的、舒适性、安全性,还有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价格和成本。根据估算,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很难跟传统汽车持平,但随着动力电池性价比提升及规模的增长,预计在2025~2030年之间,新能源汽车有望与传统汽车实现综合成本的持平。

  从国际形势来看,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汽车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很多企业都提出了时间表。全球市场保持快速发展,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将达到30%,国内占比有可能会更快。

  为了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发展,国家也需要考虑转型发展。未来,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好机制创新,建立起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记者王 辉)

汽车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汽车新闻:

  • 下一个汽车新闻: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声明:汽车资讯网登载内容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若侵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站长:

    汽车资讯网_汽车报价_汽车新闻_汽车信息_汽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