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温禾)5月30日,一项填补行业空白的研究成果——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C-EVFI)在渝发布。来自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重庆市相关部门,高校,汽车生产企业和主流媒体等嘉宾及代表200余人出席活动。
该成果以保障驾乘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出发点,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价电动汽车整车火灾安全防护性能,可为电动汽车产品的安全监管、产品正向开发、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可为消费者选车购车用车提供参考,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提升安全技术水平。
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安全可靠、性能突出的新能源汽车将是企业获取品牌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对于电动汽车防火安全,目前我国侧重在动力电池热失控、热扩散方面。历年电动汽车火灾事故统计数据显示,电池系统故障、高电压系统故障和电子电器部件故障是电动汽车起火的三大主要因素,因此亟需提出基本覆盖全要素的电动汽车整车火灾安全测试评价体系,以提升电动汽车整车防火安全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在致辞中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已经解决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电动汽车安全问题,安全监管特别是火灾安全的预防与监管是新能源汽车“三级监管体系”的重中之重。构建中国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火灾安全性测试评价体系,对促进企业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安全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消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东靖飞说,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的提出及落地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引领我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技术水平提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技术变革、产业变革,在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招商检测副总经理王承在致辞中说,招商车研主动发挥央企责任担当,发挥国家质检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和质量技术高地作用,聚焦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及安全技术提升,提出研究制定电动汽车火灾“预、防、管、控、查”防范体系,得到了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消防工作委员会、汽车工作委员会,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是由招商车研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陈斌团队引领,该团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研究,创造了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领域的多个全行业第一,形成了包含设备开发、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和基础研究的体系化研究成果。开发了行业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火灾多源数据融合一体化试验平台”,并制定了《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性试验方法》系列标准,可以保证指数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主要围绕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提示、应急救援、火灾防护和数据联动四个方面进行测试评价。例如,当电池温度过高/热失控时,车内外有无明确的提醒?信息提醒的准确度如何?快要发生热失控时,有没有提前预警?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有无热扩散?车门能否正常打开?会不会有触电风险或者说设没设立应急开关?平台数据有没有正常上传?有没有呼叫紧急救援功能?随即通过专业的公式计算评分,划分车辆火灾安全性等级。
据了解,招商车研新能源中心整车火灾专用实验室8000立方米;配备有每小时23万立方米烟雾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火灾试验中产生的废气;能够再现12米以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火灾事件,并配有多种灭火方式,可研究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在火灾状态下的极限安全性能。试验过程中,会对温度、电压、压力、流量、温度场、烟气浓度、烟气成分、图像、火焰高度、热辐射等20余种500余路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保存,以此作为评判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的原始数据并永久保存。
招商车研陈斌说,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火灾安全相关标准都局限于动力电池的火灾,对动力电池系统火烧和热扩散的相关试验方法及要求,重点关注的是如何验证动力电池系统的防火水平,没有涉及电动汽车整车火灾的相关标准体系。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评测办法是采用加热方式触发电池热失控。热失控触发对象为电池包内的电池单体,选择远离电池包泄压阀和温度采集点的电池单体。加热装置的功率在数值上应等于2.5倍的电池单体电能,如电池单体电能为100Wh,则加热装置最大功率为250W。温度传感器布置在触发对象及其相邻电池单体的正极,同时采集触发对象及其相邻电池单体的电压。
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的发布,以驾乘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护为出发点,是经过“三味真火”的淬炼之后,为业界所打造的“火眼金睛”,为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提供重要参考。相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科研机构的努力下,电动汽车火灾安全评价体系将为提高我国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水平、降低事故率、减少人员伤亡作出贡献。(本文图片均来自活动主办方)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84810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421号
法律顾问: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王娜娜,联系方式: 技术支持:孙晓红 万春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