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的143场新闻发布会,参展数量创历史新高的新能源汽车,密集发布的智能化技术、产品及几乎以最强阵容出席的车企代表团……日前举办的第20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国际车展)上的这些引人关注的现象,都成为展览会主题——“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的生动注脚。车企们摩拳擦掌,纷纷亮出新战略、新车型、新技术,在这场汽车盛会上大秀“肌肉”。
上海国际车展如此引人关注,在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摘得桂冠。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为2760万辆,同比增长3%。重磅车展对汽车市场的正向作用是明显而长期的,作为疫情常态化后国内首个A级车展,此次上海国际车展将成为推动国内汽车消费的强大平台和助燃剂。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汽车转型发展势头迅猛。随着本土供应链完善及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愈加成熟,对于跨国车企来讲,中国市场是行业转型驱动、促进其全球事业发展的机遇之地。
高管的出席率能直接反映对于市场的重视程度。多位跨国车企高管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llenius),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Oliver Blume),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奥迪汽车CEO马克斯·杜斯曼(Markus Duesmann),丰田汽车公司CTO、副社长、执行役员中嶋裕树,日产汽车公司董事会成员、代表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阿西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等,都早早来到了中国,此届上海国际车展也因此被业内认为是外企高管来得最全的一次。
从车企发布的内容来看,提升产品电动化水平,是跨国车企在华普遍采取的重要举措。4月18日,本田技研副社长青山真二(AOYAMA SHINJI)带领高管团队出席发布会。他表示,“2027年后,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到2035年,本田中国将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在梅赛德斯-奔驰品牌之夜上,康林松表示,随着EQE纯电SUV和EQG概念车中国首秀、AMG纯电EQE 53 4MATIC+亮相,奔驰现已实现全品牌电动化。阿西瓦尼·古普塔则表示,计划到2026年推出7款电驱化车型,为未来(2030年)80%的电驱化车型目标做准备。
在此次上海国际车展展台,新能源汽车确实居于毋庸置疑的中心位置。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纯粹的燃油车可能逐渐式微,但这并不意味着内燃机的告别,无论是增程器还是混动,作为节能汽车,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看点。
开放合作,是跨国车企抓住中国市场机遇的另一普遍做法。丰田正通过扩大中国朋友圈,推广氢燃料电池车。今年3月,丰田汽车签约海马汽车,共同推进丰田在中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合作项目。在此次上海国际车展上,丰田带来了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智享跨界、bZ FlexSpace Concept悦动空间两款车型全球首秀,两者均是由丰田和中国整车厂商共同研发。大众汽车集团在车展首日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新公司将落户合肥,其计划将中国本土先进的技术,引入产品开发的早期流程,快速响应中国消费者需求。
与跨国车企纷纷发力新能源赛道形成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自主品牌提升企业向上、走向高价值发展的重要通道。在此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包括仰望、埃安、智己、岚图、极氪、阿维塔、猛士、深蓝汽车、魏牌等多家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悉数登场。随着越来越多玩家汇聚到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将趋于白热化。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车展的重点在于车本身不同,今年车企不约而同地都将重点放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展示,强调智能、电动、舒适、安全的性能,对技术关注的比重,已经高于对车本身的热度。事实上,在上海车展尚未开幕时,已经有多家企业“抢跑”争夺流量。比亚迪、吉利、江汽、欧拉等品牌的发布会接连举行,发布新技术、新战略、新产品。在面临全新变革的当下,除了技术的创新升级,整个行业上下游和消费者的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有零部件供应商表示,以往都是一次性交付,将产品交给主机厂后,合作就结束了,但是汽车产业新时代下的交付方式,更像构成了一种生态,交付只是开始,供应商后续还要持续提供更新升级服务,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不少展商还认为,科技公司、供应商参展签约是此次车展的一个突出特点。集成创新、协同发展,恰恰说明了国内汽车产业链整体水平在提升,期待中国汽车产业在这种趋势推动下实现“质的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