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11月,随着各家车企10月销量数据陆续公布,比亚迪002594)再次用实力吸引了大众的目光。
比亚迪财报显示,比亚迪10月销售301833辆,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5.0%;其中,乘用车销售301095辆,同比增长38.4%,环比增长4.9%,要知道的是,这是比亚迪首次单月销量破30万,对很多品牌来说,这也是一年都很难达到的数字。
根据比亚迪在港交所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22.75亿元,同比增长57.75%;实现归母净利润213.67亿元,同比增长129.47%。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621.51亿元,同比增长38.49%;净利润104.13亿元,同比增长82.16%。
事实上,对于比亚迪的一路狂飙市场已经显得有点麻木了,或许哪天停止如此高幅度的增长反而会得到一连串的质疑,继去年全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后,今年三季度比亚迪盈利再创新高,季度净利润首次破百亿元。按财报数据计算,比亚迪三季度平均日赚1.13亿元。从毛利率上看,比亚迪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2.12%。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依旧保持着很高的研发投入。财报显示,公司1-9月的研究及开发费用高达249.38亿元,高于同期的净利润水平。比亚迪方面表示,这主要是职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所致。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规模化生产以及产业链成本管控能力增强,比亚迪单车盈利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除了是一家同时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MCU芯片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还是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在供应链上,自制的零部件比例超过75%,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整车组装再到销售的全过程。
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判断:“未来3至5年会打价格战,或在细分领域打价格战,比亚迪有充足的准备。”申港证券研报指出,在补贴退出和价格战的大背景下,比亚迪通过供应商年降和规模效应保证盈利韧性十足。随着上游电池原材料大幅降价,单车净利有望继续提升。
虽然比亚迪推出了一系列折扣措施,但根据东吴证券估算,考虑上游资源及中游材料降价,带来电池降本,以及盈利端高价位车型逐步上量带来的车型结构优化、碳酸锂降价等因素抵消,推测比亚迪Q4及全年单车盈利仍维持1万+。
据乘联会日前消息,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位列全球榜单中的第9名,这是有史以来中国汽车品牌首次进入全球销量榜前十。
10月,秦/汉/唐/宋/元家族销量分别为4.3、2.0、1.1、6.4、4.1万辆,其中宋、元家族销量表现亮眼,销量6.4、4.1万辆,环比增加0.1、0.8万辆。海洋系列车型中,海鸥/海豚/海豹/驱逐舰05/护卫舰07销量分别为4.3、3.5、1.9、0.8、0.4万辆,海鸥/海豹环比增加0.3、0.5万辆。
今年,比亚迪1-10月乘用车累计销量已达237.1万辆,如果这样的趋势持续,年前王传福定下全年销量300万辆的小目标或许将真的成为现实。
而在目前看来,比亚迪已经开足马力,向300万目标发起冲击,首先是新车型成堆发布:在三季度,腾势N7、腾势N8、仰望U8以及豹5等车型纷纷亮相,使比亚迪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大,目前已形成以比亚迪王朝网、比亚迪海洋网、腾势、仰望和方程豹的多品牌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形成了“墙里开花结果,墙外开枝散叶”的趋势,10月乘用车出口30521台,在乘用车月销量中占比突破10%。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海外销售超14.55万辆,已经连续9个月蝉联泰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其中海豚、元PLUS包揽纯电销量冠亚军,连续3个月蝉联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总冠军。刚刚过去的日本东京车展,比亚迪成为历史上首家参加该车展的中国车企。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的足迹已经覆盖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虽然距离2023年结束还有近2个月时间,但比亚迪摘下年度销量桂冠已是大概率的结局,正如王传福所说,比亚迪在做一道证明题,“证明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或许,答案已经明了。
医药业“大考”结束!百万CAR-T“复试”,GLP-1新适应症难入场……
已有100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06-30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3.84亿股,占流通A股33.0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35.12元。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